牙龈切除手术:原理、过程及术后护理全解析

  • 栏目:医美问答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9-08 09:04:55
  • 浏览量:0

前言

牙龈切除手术,作为一种治疗牙周疾病的有效手段,在口腔医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本文将详细介绍牙龈切除手术的矫正方法及术后护理,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法。

牙龈切除手术的原理与适应症

牙龈切除手术,又称牙周翻瓣手术,是通过手术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牙周袋,恢复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。该手术适用于肥大性龈炎、牙龈增生、深度在5mm以内的浅牙周袋和累及根分叉的牙周袋。患者如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或局部有急性炎症,则应禁忌手术。

手术前的准备

在进行牙龈切除手术前,患者需进行以下准备:

1. 局部浸润麻醉:一般使用2%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,对手术区域进行麻醉。

2. 口腔清洁:患者需用0.12%氯己定含漱,清洁口腔。

3. 口腔消毒:口腔周围用常规法进行消毒,铺消毒巾。

4. 术者准备:术者需戴无菌手套。

手术过程

1. 切口定位:使用牙周探检镊的直喙插入袋内并达袋底,弯喙对准牙龈表面,夹紧镊子,使两喙并拢,弯喙刺破牙龈形成一个出血点为标记点。在术区每个牙唇(舌)侧牙龈的近中、中央、远中处分别做标记点,各点连线即为袋底位置,作为切口的依据。

2. 切口:使用15号刀片或斧形龈刀,将刀刃斜向冠方,与牙长轴呈45°角,在已定好的切口位置上切入牙龈,直达袋底下方的根面上。

3. 切除牙龈:使用柳叶刀或11号尖刀,在邻面牙间处沿切口处切入,将牙龈**切断。

4. 清**面:使用龈上洁治器刮除切下的边缘龈组织和牙间龈组织,然后彻底刮净牙面残留的牙石和病理肉芽组织,并做根面平整。

5. 修整牙龈:用小弯剪刀或龈刀,修剪创面边缘及不平整的牙龈表面,使牙龈形态呈现逐渐向边缘变薄、贝壳状的正常生理外形。

术后护理

牙龈切除手术:原理、过程及术后护理全解析

1. 口腔清洁:术后24小时内手术区不洗牙,进软食。一般不用内服抗菌消炎药。

2. 含漱剂:术后可给0.12%氯己定含漱剂,每日2次,每次含漱1分钟。

3. 复诊:5~7日复诊,除去牙周塞制剂。若创面较大,尚未愈合,必要时可再敷牙周塞制剂1周。

牙龈切除手术是一种治疗牙周疾病的有效手段,通过手术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牙周袋,恢复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。术后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,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,做好术后护理工作。

郑重声明:
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
相关阅读

wave